3.14
龙舌兰与龙舌兰酒
3.14专业号 | 2025-9-2

(2025年8月拍摄于昆明世博园)

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隶属于天门冬科龙舌兰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有不明显的茎;其叶基生,形成肉质的莲座状排列,叶尖带有暗褐色的硬刺,叶缘散布有刺状小齿。花茎粗壮,可高达6米或以上,顶端生有大型圆锥花序,开多花。龙舌兰约在6000万年前诞生于地球,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在中国,尤其是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常有引种栽培,特别是在云南已逸生多年。

龙舌兰要经过12年才能成熟,成熟龙舌兰的鳞茎重量可达70-150公斤,削掉枝叶后就像个大菠萝。

(图片来源:影后缘)

割成两半的鳞茎泡洗24小时,然后榨出汁来,汁水加糖送入发酵柜中发酵两天至两天半,然后经两次蒸馏,酒精纯度达52°,此时的酒香气突出,但口味凶烈。之后,放入橡木桶陈化,陈化时间不同,颜色和口味差异很大,金黄色酒贮存至少4年,特级特基拉需要更长的贮存期,成品的酒精度控制在40°左右。龙舌兰酒的风味特点兼具植物的清新鲜甜与陈年木桶的醇厚芳香,口感从清爽锐利到圆润顺滑不等

(三种年份不同的龙舌兰酒)

1926年,美国人Jean Durasa去墨西哥,与Margarita相恋,墨西哥成了他们的浪漫之地。然而,一次野外打猎时,玛格丽特意外中了流弹,最后倒在恋人Jean Durasa的怀中,永远离开了他。1949年,美国举行全国鸡尾酒大赛,作为洛杉矶一个小酒吧的调酒师Jean Durasa参赛,为纪念逝去的爱人,他用墨西哥的国酒龙舌兰酒为鸡尾酒的基酒,用柠檬汁的酸味代表心中的酸楚,用盐霜意喻怀念的泪水,夺得了当年大赛冠军。如今,玛格丽特鸡尾酒(Margarita cocktail)已在世界各地酒吧流行,也拔高了龙舌兰酒的地位。

(图片来源:抖音小酒馆)

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龙舌兰(Tequila)这六种酒在西方统称为“烈酒”(liquor),也是调制鸡尾酒的基酒,这六大基酒口味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全球烈酒的丰富多样性。有意思的是这些烈酒的度数都限定在40°左右,共同执行了“门捷列夫标准”。在1894年,全球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门捷列夫,用科学方法论证了40%vol是酒精与水混合的最佳比例,在这个浓度下,酒精的刺激性被水分子最大限度地“包裹”和“柔化”,使得酒液的口感最为醇和、顺滑,灼烧感相对较低,易于身体承受。他为烈酒(尤其是伏特加)的生产制定了一个科学、精确、优越的国家标准,并被西方世界所采用而沿用至今。科学饮酒,特别是科学饮用高度酒,“门捷列夫标准”是否是一个应该遵循的原则呢?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