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温柔的“隐形杀手”—-五爪金龙
3.14专业号 | 2025-7-29

好漂亮的牵牛花呀,拍照打卡很出片!打住,它不是牵牛花哟,这是本土生态的“隐形杀手”——五爪金龙!

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L.) Sweet),又名为假土瓜藤、黑牵牛、牵牛藤、上竹龙、五爪龙,是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五爪金龙,原产于热带美洲或热带非洲,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南方地区用于园林绿化,后逐渐扩散。

在南宁周边泛滥的五爪金龙花冠大多呈现淡紫色,全体无毛,茎细长,有细棱。它喜生长于全日照以及排水良好的平地、山地路边灌丛,有很强的攀爬能力。其藤蔓可攀附树木、覆盖植被,通过遮挡阳光、争夺养分,导致本土植物枯死;更致命的是,其根系会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严重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属于一级恶意入侵植物。

掌状复叶,5-7片小叶呈放射状排列,形似龙爪舒张,叶缘光滑,叶脉清晰。它是多年生的,根系在土里扎得特别稳,茎细长,最长可达10米,表面密布气生根,可攀附墙面、树木并快速蔓延。

五爪金龙和牵牛花都属于旋花科缠绕草本植物,花朵都是漏斗状。而牵牛花则是牵牛属一年生草本,叶子为心形,开花常见白、粉、蓝、紫色。牵牛花的花茎上有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五爪金龙为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长2-8厘米,具1-3花,或偶有3朵以上;花期5月-12月,从初夏延续至深秋,可持续数月之久。花冠呈漏斗状,花瓣有褶皱,质感如丝绸,花色从淡紫渐变至深紫,花冠的喉部呈深紫色。有5个雄蕊,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稍扩大下延贴生于花冠管基部以上,花柱纤细,长于雄蕊,柱头2球形。

五爪金龙的花朵在清晨绽放,午后就逐渐向内卷曲并最终闭合,具有典型的晨开暮闭的特性,有严格的作息规律。这种特性与其原生热带环境中的昼夜节律、传粉策略或水分调节需求相关。

五爪金龙的繁殖能力强,能够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借助茎节接触土壤生根进行营养繁殖,甚至断枝再生。此外,五爪金龙是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能在第二年继续生长,且对各种土壤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难以被根除。

人工清除:人工清除是防治五爪金龙的主要方式,但它的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生物量大,人工清除需要大量的工时,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若时机不当,或清除不彻底,很难阻止其再发新枝。

化学防治:2,4-D丁酯、恶草灵、毒莠定等化学除莠剂对五爪金龙均显示出高效的灭除效果。但是施用的药物和方式需要根据生态环境选择,尽量避免化学药剂对周围植被和非目标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生物防治:研究发现假臭草、艾蒿、飞机草等水提液均对五爪金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鳞翅目蛾亚目天蛾科甘薯天蛾幼虫,甘薯褐龟甲可蚕食五爪金龙叶片。

五爪金龙味甘、性寒,在中草药植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云南中草药选》《滇南本草》记载其具有祛风除湿、接骨续筋、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跌打损伤、皮肤湿烂、水火烫伤、无名肿毒等。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